今(2015)年去了趟打工換宿,每天被中央山脈美醒,
打開窗戶,被花蓮群山環繞,心情好開闊。
這次話題來說說,如果想去國外打工度假,但苦於心思不定,
或許可以先在台灣試試打工換宿,語言也不是問題,
而且,我相信台灣美景不比國外差,
台灣是你我生長的地方,肯定要好好認識認識他,一定還有很多很多地方沒去過。
此趟是我的第一次打工換宿,所以當時也沒有把功課完全做足,
現在決定好好回想,把前期作業也給記錄下來,算是過來人的經驗~
首先,打工換宿第一要件就是「安全」,
基本上現在網路有很多關於打工換宿的平台,甚至還有靠北版,
資訊方便,但危險也多,不得不輕忽任何危機,反正從網路搜尋、新聞搜尋都給它調查個徹底,
而我主要追蹤的資訊來源有粉絲團、網頁,
粉絲團的最大好處,就是能觀察每一件換宿機會的熱門度、民宿與客人的互動,
相關的評價、意見都是參考數據,
你在選宿主,但別忘記,宿主同樣在選人。
台灣打工換宿機會大多為期一個月到兩個月,但短則14天的職缺也是有,
預計待的時間愈長,待遇也就會不一樣,
雖然是用勞力換免費住宿,不過有些長期工作也會提供零用金,
不用特別擔心租約、租金,也能有時間體驗當地生活步調。
工作類型從民宿打掃、餐廳服務員、專長換宿等都有,
其實跟國外打工度假條件大同小異,你有更多專長,等於有更多優勢。
寒暑假是旅遊旺季,從我觀察網站平台來看,打工換宿的職缺機會和其他月份差滿多,
徵到人的速度也比較快,也就是說有機會時就要快搶,
你覺得機會好,網路的另一端也有人正在觀望,
現在不只台灣人,港澳、星馬都有人來台打工換宿,
像我當時應徵時,下一階段就是馬來西亞人接手,
但這也不代表能亂槍打鳥,非誠者勿試呀,
那不僅會造成宿主困擾,也可能因此讓供宿業者不願再釋出機會。
洽談打工換宿時,除了工作期長短,第二守則,就是宿主提供哪些福利也很重要。
一般打工換宿大多有供宿,但不見得是住在民宿裡,
也有可能是跟宿主住在自家民宅,
所以有時就別抱太大希望,以為能住到什麼夢幻主題房。
我第一次打工住宿是住沒有冷氣的房型,夏天熱得要命,但寄人籬下也只能認命,
不過,意料之外的事還是有,僅有提供的電風扇竟然沒‧有‧遮‧罩‧,
風扇像是血滴子一樣在轉,又加上初到異地,一定什麼都要重新適應,嚇得我前幾天睡不安穩,
最後跟宿主商量後,自己從客廳搬了比較完好的電風扇回房吹…
這案例就顯示求宿者和宿主確實有認知上的不同,而且不見得只有一次。
福利方面還要事先詢問是否有零用金、是否供餐、交通工具、休假日等,
我的工作期有14天,沒有零用金、供餐,提供腳踏車無限暢騎,
機車則是看宿主哪天沒騎就能騎,休假日是看民宿住房率。
多提問,能避免見面時因為認知不同,產生誤會,
打工住宿就跟面試任何工作一樣,總得要先問好,才能確定上工。